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咨询热线:02583689966

首页> 知识能力题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生学习心理》章节习题:学习理论

2015-10-20 xredued04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011年真题)心理学认为,人的任何行为上的变化都是学习引起的。
2.刺激分化和泛化是互补的过程。
3.尝试一错误理论抹杀了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4.(2012年真题)负强化就是惩罚。
5.消退是一种无强化过程。
6.个体会将观察学习的行为全部表现出来。
7.程序教学是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原理而设计的教学模式。
8.教学需要规定适当的强化时间,才能促使学生成功。
9.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
10.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班杜拉曾和他的合作者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做过一个实验:他们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进行拳打脚踢的场面,然后他们把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他们自由活动。结果发现,大多数儿童在实验室里也会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
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该实验有何意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老师今年刚当上班主任,干劲十足,一心想将班级的整体成绩提高到全年级第一名,为此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同学们的作业每出现一次错误,都要改正十遍,严重的还要写检查保证自己不再犯错。王老师还总会搞“突袭”,在本应讲授新知识时突然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问题:请根据桑戴克的学习观点,分析一下王老师的做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学 习课文《小珊迪》后,老师提问:“你最喜欢这篇课文的哪一段?”几个学生踊跃发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喜爱。随后,老师叫了一个没有举手的男生,要他说说自 己喜欢的句子。这个学生慢吞吞地站了起来,说了句:“我都不喜欢。”老师批评了他,这位男生一声不吭地坐下了,看得出他心里很不服气。
学生可以不喜欢课文吗?老师的说法是:“我认为不可以。不喜欢不就等于可以不学了吗?再说,教材选的都是好文章。”
问题:试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相关推荐 更多

热门活动